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学术报告  >>  内容详细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45期嘉陵江青年学者论坛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5-01 浏览量: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第45期嘉陵江青年学者论坛

2024年4月2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第45期嘉陵江青年学者论坛在生命科学学院432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斯幸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代平研究员受邀本次论坛。生命科学学院和生态研究院张晋东教授、周昭敏教授等10多位从事动物生态等方向的老师,以及40多位研究生参会。本次论坛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杨军教授主持。

11F95

PART/1

2024

12AC3

首先,由斯幸峰教授作了题为《片段化生境中鸟类食果网络的结构与动态》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解释了食果网络的概念,并结合鸟类种间互作的调查方式,生动地讲述了研究团队在浙江省千岛湖从无到有建立起“鸟类-植物”互作网络的研究经历,分享了高置/树栖红外相机相关知识。同时,他以白鹇和美洲商陆为案例,从个体、种群两个层次,详细介绍了鸟类食果网络在不同时空维度下特征。


PART/2

2024

133EB

随后,王代平研究员作了题为《鸟类性选择研究》的报告。他首先分享了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性选择理论中的困惑,并从“鸟类行为生态学”和“鸟类多样性格局与进化模式”两个方向,详细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组测序、多物种系统比较在鸟类性选择研究中的应用。他细致讲解了团队在“性选择压力驱动鸟类亲本哺育性别参与角色”、“性选择压力驱动全球鸟类食性进化”、“捕食行为为创新性在鸟类入侵中的重要作用”和“鸟类繁殖与脑容量大小的权衡进化”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PART/3

2024

1B5EA

两位专家从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整合视角,分别解析了鸟类食果复杂网络的结构和动态与鸟类性选择机制。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讨论。


专家简介:

斯幸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课题组依托岛屿系统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鸟类为主要研究类群,长期开展动物生态学、岛屿生物地理学、生境片段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部委科研项目。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获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全国优秀青年生态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应邀在第28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作大会报告。目前担任国际鸟类学家联合会委员会委员 (IOU Fellow)、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生物地理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担任Biological Conservation,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Avian Research, Zoological Research等学术期刊副主编或编委。

王代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得德国马普研究所/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BR计划入选者,中国动物学会保护生物学分会委员,Wildlife letters杂志创刊副编辑。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组测序时代下的行为生态学研究;通过数量遗传与组学分析来揭示种群重要表型的遗传进化机制;跨物种系统比较研究等。在鸟类行为生态和遗传进化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The Innov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 (2)、PloS Biology (2)、Zoological Research、Evolution (3)、Animal Behaviour、Behavioral Ecology等知名期刊上。